浙江省为官兵“加油”第72集团军发挥疗养服务练兵备战效能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9
  • 来源:贵州阅读文章网

  对张历同来说,这次康复疗养来得及时。入院后,疗养中心运用物理疗法,并辅以针灸、推拿等传统手段,使张历同的病痛得到缓解。同时,配合水疗放松与保健操,他的身体机能也得到较大幅度提高。

  续航加油,信心满满。胡良平计划将疗养经历作为教育素材融入课堂,激励广大官兵投身练兵备战。

  在桂林古色古香的老镇里,程李牵着妻子的手,漫步在银杏林荫下,看尽沿途风景,幸福溢满心间。

  电话采访中,这位战友的父母恳切地说:“这次疗养安排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祖国对军人‘舍小家为大家’的高度认可。”

  军人常年在外,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。此次疗养政策的调整,让军人亲属切身感受到“一人参军,全家光荣”。

  一次疗养,既是让官兵身心得到放松,也是为备战打仗蓄力。目前,军委机关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构建新型疗养体系,完善惠兵疗养政策。有关负责人介绍,未来,疗养政策将进一步发挥激励作用,不断为部队战斗力注入充沛活力。

  手术后,他来到该中心进行康复疗养。为照料他,医护人员全程进行陪护,几乎寸步不离。“他们用真心真情把关爱送到我的心坎上,既暖心又励志!”刘俊毅说。

  “不能让官兵小伤成隐患。”该旅人力资源科科长年四炎告诉记者,了解张历同的伤情后,他们专门向上级申请到一个康复疗养指标。最终,张历同如愿踏上了前往云南腾冲的列车。

  放松身心,全情投入;既是疗养,亦是陪伴。在和爱人出发前,程李还专门从网上找来旅游攻略,细致安排疗养行程,定制专属“爱的旅行”。

  某旅一名中校营长因执行重大任务长时间未能休假,今年部队专门安排他参加保健疗养。没想到,刚收到疗养通知旅队就接到上级任务命令,这名营长二话不说,再次要求随队上高原!

  据悉,2017年我军疗养政策有过一次调整。此后,有关部门不断拓宽疗养保障范围,从干部到武神、再到军属军娃、又拓宽到军人家庭的其他亲属,如今这项红利已经惠及军人家庭全部成员。

  “历经70多年风雨,如今的腾冲依稀还能看到昔日战场的痕迹。作为军人,更要铭记历史,苦练本领、保家卫国。”戴才彬说。

  “自己的默默付出与努力,组织始终看在眼里,从未忘记。”谈起这次参加疗养活动,张历同心里还是“热乎乎的”。

  去年9月初,刚执行完任务回到营区,第72集团军某旅教导员胡良平就接到人力资源科干事王新新送来的“惊喜”。

  2016年,全军医院疗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召开。有关部门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,对军队疗养工作内涵外延、保障重点、待遇标准、保障范围等进行研究论证。新规定坚持军队疗养工作的“向战为战”保障导向,进一步强化巩固提高战斗力核心职能,立足现有规模、保障急需急用、保证供需平衡。

  同时接到疗养通知的,还有某旅营长程李。因在无人机险难课目成果研究攻关中成绩突出,他被推荐到桂林参加专项疗养。

  军队疗养工作起源于红军时期,疗养机构因战而生、为战而建,为恢复、再生和提升战斗力发挥了独特作用。

  新规定进一步将服务保障重心向部队覆盖、向战场延伸,首次将“专项疗养”写入规定,并明确:无论是执行重大任务、获得战功荣誉的优秀官兵,还是驻守艰苦边远地区、坚守特殊岗位的普通军人,都可以带上家人一起疗养。

  “这次修订,重点是系统构建新型疗养工作体系,不断维护与促进军人身心健康,巩固提升部队战斗力,提高军人角色荣誉感获得感。”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。

  椰风海浪,白云沙滩。在疗养中心的闲逸时光里,胡良平常常感到此行很“梦幻”。曾几何时,疗养在他眼中是一项“可遇不可求”的福利。

  “就是要将服务保障重心向一线倾斜,提升一线官兵的获得感荣誉感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去年7月中旬,胡良平带领全营官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,连续奋战30多天。任务结束,他被评为“抗洪抢险先进个人”。连续高强度的工作,胡良平的身体状况不太好,被上级推荐参加抗洪专项疗养。

  “每当想起组织上时刻惦记着咱们基层官兵,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。”胡良平刚疗养完回到单位,就投入到新一轮的冲锋中——备战上级组织的“四会”政治教员比武。

  “要将各类优质疗养资源向战斗力建设聚焦,竭力为官兵服务。”据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负责人介绍,为让一线官兵们安心、舒心,他们提前了解掌握疗养对象的身体、思想状况,区分疗养对象不同工作性质和身体状况,精心安排康复、特勤、保健等疗养内容。

  作为一名士官,身边其他疗养员很多都是团以上干部。张历同说:“此次疗养,让我更加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。”

  又一项关系军人切身利益的政策落地了。7月16日,新修订的《军队疗养工作暂行规定》开始施行。

  “这是祖国送给军人家庭的温暖礼物。”一位边防军嫂在电话中自豪地说,“这份关怀有关荣誉,有关幸福。嫁给军人很光荣。”

  “一直想带家属和小孩出去散心。这次疗养我终于如愿以偿。”胡良平说,自己担任营主官已有4年,演习驻训、学习集训等任务接连不断,以往休假还要回老家处理家庭琐事,全家人旅游的事只能“搁置再搁置”。

  作为军属陪伴丈夫到三亚疗养,胡良平爱人刘恩星既感到意外、又感到光荣。她说:“最开心的是孩子,每年生日都会许愿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,孩子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愿望。”

  “官兵为国奉献,我们倾力做好服务保障。”据陆军某疗养中心负责人介绍,他们配备专职医生、营养师等力量,既可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,又能针对疗养员个人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疗养套餐,通过“私人定制”加快官兵战斗力恢复。

  “这是一次疗养,更是一次‘加油’!”翻开疗养安排表,某旅四级军士长张历同感受特别明显:安排科学合理,浙江省服务细致入微。

  “多亏了妻子一直无怨无悔支撑着‘大后方’,我才有机会在军营安心工作。”说起这场“说走就走”的疗养,一直对妻子满怀愧疚的程李,期待着这份“迟到的补偿”能给妻儿带来团圆的欢乐。

  按照新政策,疗养官兵因工作需要不能及时参加保健疗养,“其疗养指标明确的随员可以继续参加疗养”。部队随即给这名营长的父母开具证明。不久,他的父母高兴地踏上飞往桂林某疗养中心的航班。浙江省

  军嫂,理应收获这份自豪。都说军嫂不易,嫁给军人就意味着担当更多家庭责任。给予军属关怀就是给军人的“大后方”托底,也是国家给予他们的敬意。

  此次如愿踏上疗养旅途的王维在反馈表中写道:“今天,我感受到无上荣光,作为一名老兵,更应当为强军事业全力以赴!”

  不久前,西藏军区组织年度评选出的“优秀指挥员”和“十大标兵”分批次到三亚和临潼疗养,每名军人带配偶和1名子女参加疗养的同时,还可增带其他未成年子女。一位参加疗养的连长说:“能和全家人一起疗养,对我们来说太幸福了!”

  “疗养‘加满油’,返回战位更要勤练本领。”在三亚康复疗养中心,胡良平同样感受深刻,有专职诊疗医生为他定制“专属”疗养方案,通过健康宣教、伤病矫治、心理干预、合理运动等,从生理心理、工作生活、营养运动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,对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诊疗。在三亚的这段日子里,浙江省胡良平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,渐渐找到了自己刚刚走上主官岗位时的那股“冲”劲儿。

  “1944年5月11日,中国远征军渡江反攻,经过殊死战斗全歼日军……”来到滇西抗战博物馆,聆听这段战斗历史,戴才彬驻足在一块写有“腾冲光复”展板前,久久不愿离去。

  “要让一线官兵们真切感受到,他们才是政策福利的享受主体。浙江省”该集团军人力资源处干事靳浩洲说,每次疗养结束后,他们都会及时收集意见建议,以便下步为官兵提供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。

  “军队疗养工作是平时保健康、战时保打赢的重要一环。”靳浩洲介绍,这一次,浙江省他们科学统筹年度疗养规划,采取分批集中疗养与个别分散疗养相结合的方式,见缝插针组织实施,让疗养保障惠及更多基层官兵。

  “胡良平同志,请于12月1日前赴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进行疗养,预祝行程愉快!”

  参加演训任务,张历同辗转多地连续奋战7个多月,期间发生右踝关节韧带损伤。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,出色完成任务。